天台宗释经方法《五重玄义》
"凡释诸经。皆立五重玄义。所谓一释名。二辨体。三明宗。四论用。五判教相。故此法华一经。亦有五种玄妙之义也。
一法喻为名法即妙法。喻即莲华。妙法者。妙名不可思议。法即十界十如权实之法。良以妙法难解。假喻易彰。妙法则权实一体。莲华则华果同时。故以法喻为名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阿修罗界。饿鬼界。畜生界。地狱界也。十如者。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也。权即三乘法。实即一乘法也。)
二实相为体谓中道实相。为此经所诠妙体。故名实相为体也。
三一乘因果为宗一乘即一实相也。宗即要也。谓修此实相之行。为因。证此实相之理为果。故名一乘因果为宗也。
四断疑生信为用用即力用。谓以大乘妙法。开示圆机。在迹门令断权疑而生实信。在本门令断近疑而生远信。故名断疑生信为用也。(迹门者。此经二十八品。前十四品所谈是也。迹犹足迹。如人住处。则有行往之迹。谓如来从久远之本。以垂近成之迹也。本门者。后十四品所谈是也。本犹根本。谓如来开近成之迹。以显久远之本也。)
五无上醍醐为教相圣人垂训之谓教。分别同异之谓相。明目张胆经纯圆极妙。异乎偏小诸教。喻如醍醐上味。不同乳酪生熟二酥。故名无上醍醐为教相也。”
——摘自天台智者大师《法华玄义》
五重玄义是天台一宗独创的释经方法,主张以经题入手,从释名、辨体、明宗、论用、判教相五个方面,来全面把握整部经的要义。自大师后,天台宗法师解经皆以此为例。 五,是五个方面;重,是重重无尽,这五方面,既可以是先后递进的关系,也可以是一体五面,非前非后的关系;玄义,即本经《法华》所包含的甚深妙义。 “释名第一,辨体第二,明宗第三,论用第四,判教第五。” ——《法华玄义》 五重玄义的第一重,释名。人有人名,法有名相,经有经题。所谓“以名名法,施设众生。”所以,释名放在第一。 第二辨体。就好比一个人的根本,就是他的个性特质。体质不同,思想不同,精神面貌不同,能力不同,决定他与众不同的人生;每一部经典也都有其根本思想,本经《法华》之体,即是“实相”。 第三明宗。就好比一个人做事情有目的,有主旨,或者有人生信条;每部经,也都有其宗旨,本经《法华》,因从本佛久远,果在迹门授记,自始自终,都是在阐述佛自行之成佛因果,所以,本经以“成佛因果”为其宗旨。 第四论用。这就好比一个人具有多大的能力,就能发挥多大的作用;每部经,都有其力用,本经《法华》,开权显实、会三归一,目的是断除三乘人的疑惑,令一切众生生起成佛的信心,所以,是以“断疑生信”为用。 第五明教相。每个人,因其个性、信念、能力等,最终决定了他在一个社会中所处的位置;每部经,也是基于以上四点,而决定其在佛陀一代时教中的地位,这就是教相。本经《法华》,是佛陀晚年第五时的说法,非单纯的顿渐,在佛教中属于“纯圆独妙”之教。 五重玄义的解经法,不仅仅是建立在对教理的把握上,更是智者大师从法华实相观当中的证悟。五重玄义也不仅仅是用在学习佛经上,它更是看待一切事物的一种整体、全面的思维方式,对于世间法,同样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