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忏悔
摘自智者大师——《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一、先明运忏悔心
第一云何名运忏悔之心?
若人性自不作恶,则无罪可悔,行人既不能决定持戒,或于中间值遇恶缘,即便破毁,若轻若重。以戒破故,则尸罗不净,三昧不生。譬如衣有垢腻,不受染色,是故宜须忏悔。以忏悔故,则戒品清净,三昧可生。如衣垢污若浣,清洁染之可着。行者如是思惟,若戒不清净,决须忏悔。是故经云:佛法之中有二种健儿,一性不作恶、二作已能悔。今造过知悔,名健人也。
夫忏悔者。忏名忏谢三宝及一切众生,悔名惭愧改过求哀。我今此罪,若得灭者,于将来时,宁失身命,终不更造如斯苦业。如比丘白佛,我宁抱是炽然大火,终不敢毁犯如来净戒,生如是心,唯愿三宝证明摄受,是名忏悔。
复次,忏名外不覆藏,悔则内心克责。忏名知罪为恶,悔则恐受其报。如是众多今不广说,举要言之,若能知法虚妄,永息恶业,修行善道,是名忏悔。
二、正明忏悔方法
第二明忏悔方法即为三意:一正明忏悔法不同。二明罪灭阶降。三明复不复相。
(一)正明忏悔法不同
第一正明忏悔法不同者。
灭罪之由,各有其法,如衣垢腻,若直以水浣,终不可脱,皂荚灰汁,则能去之。灭罪之法,亦复如是。今明忏悔方法,教门乃复众多,取要论之,不过三种:一作法忏悔。此扶戒律,以明忏悔。二观相忏悔。此扶定法,以明忏悔。三观无生忏悔。此扶慧法,以明忏悔。此三种忏悔法,义通三藏摩诃衍,但从多为说。前一法多是小乘忏悔法,后二法多是大乘忏悔法。
初明作法忏悔者。
以作善事反恶事故,故名忏悔。如毘尼中,一向用此法灭罪。何以故?如忏第二篇二十众作别住下意,出罪等羯磨作法成就,即名为灭。此不论见种种相貌,亦不论智慧观空,故知但是作法忏悔。羯磨此翻作法。如是乃至下三篇,并是作法,此事易知,义如律中广明。
但未明忏悔四重法,别有《最妙初教经》,出忏悔四重法。彼经云:当请三十清净比丘僧,于大众中,犯罪比丘,当自发露,僧为作羯磨成就;又于三宝前,作诸行法,及诵戒千遍,即得清净,亦云令取得相为证,而说罪灭清净。当知律中虽不出,经中有此羯磨明文,作法相貌,如彼经中广说。
二明观相忏悔者。
行人依诸经中忏悔方法,专心用意,于静心中,见种种诸相。如菩萨戒中所说若忏十重,要须见好相,乃灭相者,佛来摩顶,见光华种种瑞相已,罪即得灭;若不见相,虽忏无益。诸大乘方等陀罗尼行法中,多有此观相忏法。三藏及杂阿含中,亦说观相忏悔方法,谓作地狱毒蛇白毫等观相,成就即说罪灭。此悉就定心中作故,观相忏悔多依修定法说。
问曰:见种种相,云何知罪灭?
答曰:经说不同,罪法轻重有异,不可定判。今但举要而明,相不出四种:一梦中见相。二于行道时闻空中声,或见异相及诸灵瑞。三坐中睹见善恶破戒持戒等相。四以内证种种法门道心开发等为相。此随轻重判之,不可定说。在下至验善恶根性,更当略出。
问曰:魔罗亦能作此等相,云何可别?
答曰:实尔,邪正难别,不可定取。若相现时,良师乃识,事须面决,非可文载。是故行者初忏悔时,必须近善知识,别邪正之人。复次,夫见相者,忽然而睹,尚邪正难知,若逐文作心求之,多着魔也。
问曰:若尔者不应名观相忏悔。
答曰:言观相者,但用心行道,功成相现,取此判之,便知罪灭不灭;非谓行道之时心存相事而生取着,若如此用心,必定多来魔事。
问曰:观相忏悔行法云何?
答曰:方法出在诸大乘方等修多罗中,行者当自寻经依文而行。
三明观无生忏悔者。如普贤观经中偈说:
夫行人欲行大忏悔者,应当起大悲心怜愍一切,深达罪源。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本来空寂,尚无有福,况复罪耶。但众生不善思惟,妄执有为而起无明及与爱恚,从此三毒,广作无量无边一切重罪,皆从一念不了心生。若欲除灭,但当反观如此心者从何处起,若在过去,过去已灭,已灭之法则无所有,无所有法,不名为心;若在未来,未来未至,未至之法即是不有不有之法,亦无此心;若在现在,现在之中,剎那不住,无住相中,心不可得;复次若言现在,现在者为在内外两中间耶,若言在内,则不待外,内自有故,若言在外,于我无过,复次外尘无知,岂得有心;既无内外,岂有中间,若无中间,则无停处。如是观之,不见相貌,不在方所,当知此心毕竟空寂。既不见心,不见非心,尚无所观,况有能观,无能无所,颠倒想断,既颠倒断,则无无明及以爱恚,无此三毒,罪从何生。复次一切万法,悉属于心,心性尚空,何况万法,若无万法,谁是罪业。若不得罪,不得不罪,观罪无生,破一切罪,以一切诸罪根本性空常清净故。故维摩罗诘,谓优波离,彼自无罪,勿增其过,当直尔除灭,勿扰其心。又如《普贤观经》中说:观心无心,法不住法,我心自空,罪福无主,一切诸法,皆悉如是,无住无坏,作是忏悔,名大忏悔,名庄严忏悔,名破坏心识忏悔,名无罪相忏悔。行此悔者,心如流水,念念之中,见普贤菩萨及十方佛,故知深观无生,名大忏悔,于忏悔中,最尊最妙。一切大乘经中明忏悔法,悉以此观为主,若离此观,则不得名大方等忏也。
问曰:观无生忏悔,云何知罪灭相?
答曰:如是用心,于念念中,即诸罪业念念自灭。若欲知障道法转者,精勤不已,诸相亦当自现,观此可知。如前观相中所说,善梦灵瑞定慧开发等相,此中应具明。
复次若行者观心与理相应,即是罪灭之相,不劳余求。故《普贤观经》中言:令此空慧与心相应,当知于一念中能灭百万亿阿僧祇劫生死重罪。以此为证,若得无生忍慧,则便究尽罪源,此则尸罗清净,可修禅定。
(二)明罪灭阶降
(三)明复不复相
答曰:解者不同。有言不复,如衣破更补,虽完,终不如不破。有言得复,如衣不净,更浣净,与本无异。有言有复有不复,如律中所明,初二篇不复,后三篇可复。《初教经》所明,作羯磨忏悔四重悉复。
答曰:不必一向。如《妙胜定经》所明,但能直心坐禅,即是第一忏悔。若于坐中有难转,多不得用心者,必须忏悔。
出自《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