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绰大师】七地已还恶贪为障。善贪为治。八地已上善贪为障。无贪为治。况今愿生净土。现是外凡。所修善根皆从爱佛功德生。岂是缚也?
“……问曰。依大乘诸经。皆云无相乃是出离要道。执相拘碍不免尘累。今劝众生舍秽忻净。是义云何?
答曰。“此义不类。何者。凡相有二种。一者于五尘欲境妄爱贪染。随境执著。此等是相名之为缚。二者爱佛功德愿生净土虽言是相。名为解脱。何以得知。如十地经云。初地菩萨尚自别观二谛。励心作意。先依相求。终则无相。以渐增进体大菩提。尽七地终心相心始息。入其八地。绝于相求。方名无功用也。是故论云。七地已还恶贪为障。善贪为治。八地已上善贪为障。无贪为治。况今愿生净土。现是外凡。所修善根皆从爱佛功德生。岂是缚也。故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有二种爱。一者善爱。二者不善爱。不善爱者。唯愚求之。善法爱者。诸菩萨求。是故净土论云。观佛国土清净味。摄受众生大乘味。类事起行愿取佛土味。毕竟住持不虚作味。有如是等无量佛道味。故虽是取相。非当执缚也。又彼净土所言相者。即是无漏相实相相也。”
问曰:或有人言:“大乘无相,勿念彼此。若愿生净土,便是取相,转增漏缚。”何用求之?
答曰:如此计者,将谓不然。何者?一切诸佛说法,要具二缘:一依法性实理,二须顺其二谛。彼计大乘无念,但依法性,然谤无缘求,即是不顺二谛,如此见者,堕灭空所收。是故《无上依经》云:佛告阿难:“一切众生若起我见如须弥山,我所不惧。何以故?此人虽未即得出离,常不坏因果,不失果报故。若起空见如芥子,我即不许。何以故?此见者破丧因果,多堕恶道;未来生处,必背我化。”今劝行者,理虽无生,然二谛道理,非无缘求,一切得往生也。是故《维摩经》云:“虽观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诸群生。”又彼经云:“虽行无作,而现受身,是菩萨行。虽行无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萨行。”是其真证也。”
——《唐 道绰大师 安乐集》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浙(2022)0000118
轮回路险,
专修净土法门;
找准路头,
以《印光法师文钞》为依止!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 持佛名号
“我们为什么要依止文钞” 与祖师常相对越,面命提撕,何幸如之! 于禅净界限及所以然,实发明详悉,易于明白。 阅光文钞后,再阅古人净土著述,更加亲切矣。 语言显浅,意义平实,浅近易懂。 多引经论成言,或宗经论意义, 皆遵佛祖成言,绝无杜撰之意。 熟读文钞,无疑不释。 详阅而实行之,再阅古德净土各著述, 则势如破竹,循流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