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八祖莲池大师《警策》
警策
[明]莲池大师作
伤足自规(四条)
一、自今已往,得一时筋骨轻安、行坐随意,即当思及六道众生苦恼,一心正念。
一、自今已往,虽有人恶骂加我者、非言谤我者,乃至批我颊者、唾我面者,悉顺受之,一心正念。
一、自今已往,虽有人忘恩背去者、恩反仇报者,悉顺受之,一心正念。
一、自今已往,虽有使令不如命者、承值不如法者,或以正语,或以巽语,随宜而施,不可则已,勿起瞋恚,一心正念。
自警(七条)
先民有言,禹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我今衰残,奚啻惜分。一弹指顷,毋杂用心。
毋杂用心者,谓本参正念外,才起一念杂想,即便扫除,摄归正念,不可时刻延捱。今略开七事。真为生死出家,直欲一生了办,务力守之,时时自警。
一、不得畜资财,造房屋,买田地,置一切精致好物。即经像等,传自太古,出自名家,皆勿留恋,一心正念。
二、不得作种种非紧要福德缘事。姑俟他日大事已明,作之未晚。今且权置万行门,一心正念。
三、不得于好色起贪爱心,于好味等起贪爱心,于好言赞誉我者起贪爱心。不得于恶色起瞋恼心,于恶味等起瞋恼心,于恶言讥毁我者、恶口骂辱我者、恶拳捶打我者、种种拂逆我者起瞋恼心。乃至过去事或顺或违,未来事或顺或违,皆悉屏绝,坚壁固守,一心正念。
四、不得吟作诗文,书写真草,题贴对联,修饰尺牍,泛览外书,议论他人得失长短。乃至教凭臆见而高心著述,禅未悟彻而妄意拈评。缄口结舌,一心正念。
五、不得交结亲朋,应赴请召,游山玩景,杂话闲谈。凡种种世谛中事,除理所当为,决不可已者,余悉休罢,一心正念。
六、不得贪著放逸,恣纵睡眠。大事未明,捍劳忍苦,一心正念。
七、不得与世人竞才竞能,争名争势,未得言得,未证言证,诳称知识,妄自尊高。唯应执卑守愚,终身居学地而自锻炼,常精常进,一心正念。
袾宏初始出家,其立志甚正,其执持所志甚坚。只因禀弱,孤孑远游,未得道而先得疾。乃弗获已,结茆以居。自谓僻坞穷林,或可绝人逃世。何期日久岁深,不觉不知,渐成丛席。虽不敢尊居方丈,我慢自贤。实亦受累不少。今忽八旬,命存风烛。大惊大愧,食寝靡宁。又思一息尚存,胡不老当益壮。纵其身力疲困,犹可心力自强。虽耄耋行脚,难齐古风。而不杂用心,何容自弃?用是再整初诚,重为誓约,一以策己,一以劝人。倘亦有始勤中累如我者乎,幸相与勉之!
老堂警策
佛言:“人命无常,促于呼吸。”少年亦尔,何况老乎?我今殷勤来相警策,唯愿大德,勿以人微而轻其语。当观此身目暗耳聋,发白面皱,背伛腰曲,骨痛筋挛,步履龙钟,精神昏塞。譬诸夕阳西照,光景无多。衰草迎秋,凋零顷刻。故知此身不久,必赴死门。前路茫茫,毕竟何往?大德!诚如己事已办,非愚所知。其或未然,可不猛省无常,战兢惕励。谛思净土,决志往生。放下万缘,一心念佛。
病堂警策
佛言:“人命无常,促于呼吸。”平人亦尔,何况病乎?我今殷勤来相警策,唯愿大德,勿以人微而轻其语。当观此身四大不调,百骸欲散,饮食渐减,医药无灵,便利床敷,呻吟枕席。譬之鱼游釜内,倏忽焦糜。灯在风前,刹那熄灭。故知此身不久,必赴死门。前路茫茫,毕竟何往?大德!诚如己事已办,非愚所知。其或未然,可不猛省无常,战兢惕励。谛思净土,决志往生。放下万缘,一心念佛。
生所警策
佛言:“情多想少,流入横生。”故知汝等,昔以暗蔽愚痴,不修正念,今则羽毛鳞介,受此劣形。水陆飞空,种种不一。或投钩矢,或入网罗。命在刀砧,魂飞汤火。幸逢善士,财赎尔身,万死得生,来此胜地。今乞诸圣假尔灵聪,汝当一心归命三宝: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三称)。归依三宝竟,令汝业障消灭,智慧开明,发菩提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莲花化生,入不退地。现前大众,为彼畜生一心念佛。
附:分畜食箴
人上佛饭,佛济狗饥。僧宜学佛,独饱非宜。大众!发慈悲心。所食之余,施放生所。
(此文作牌,挂放生所,及禅堂柱上、斋堂韦陀前,普告大众知之。)
警众(八条)
我未出家时,于不仁不义、无礼无智的事,即他人导之为,而我自羞惭愧耻,纤毫必不肯为。所以者何?良由吾前世亲近好人,八识田中领纳得好言语,所以今生自然见恶则耻,不肯去做。你们要着实亲近好人。当早晚发愿之时,当愿世世生生亲近善知识。
我出家后,到处参访。时遍融师门庭大振,予至京师叩之,膝行再请。师曰:“你可守本分,不要去贪名逐利,不要去攀援。只要因果分明,一心念佛。”予受教出。同行者大笑,以为这几句话,哪个说不出?千里远来,只道有甚高妙处,原来不值半文。予曰:“这个正见他好处。我们渴仰企慕,远来到此。他却不说玄说妙,凌驾我们,只老老实实把自家体认过,切近精实的工夫,叮咛开示,故此是他好处。”我至今着实遵守,不曾放失。
十方僧众,贤圣出没。我见之未尝不敬。他未跪,我先跪。他未拜,我先拜。前有方上一僧,人以其丑恶蓝缕,莫不轻藐之。及见吾,乃剧论《楞严》玄旨。你们决不可轻藐人,记取记取。
入道要门,信为第一。恶事非信,尚不成就,况善事乎?譬如世间盗贼,时乎败露,官府非不以极刑绳之。迨后释免,依旧不悔。所以者何?他却信得这条门路,不赍一文本钱,自获利无算。所以备受苦痛,决不退悔。今人念佛再不肯真切加功,只是不曾深思谛信。不要说不信净土,只如世尊说“人命在呼吸间”,这一句话,于义理不是难解说。你们眼里亲见,耳里亲闻,经过许多榜样。如今要你信得这句话,早是不能勾也。你若真实信得这句话,则念佛法门,不必要我费尽力气,千叮万嘱。尔自如水赴壑,万牛不能挽矣!即如前日津送亡僧时,你们睹此榜样,当愀然不乐,痛相警策道:“大众!我与你但今日送某僧,明日送某僧,不知不觉轮到自身,此时悔恨无及。须疾忙念佛,时刻不要放过方好。”我见你们自家也说可惜,对人也说可惜。及乎堂中估唱,依然言笑自如。你只不信人命在呼吸间也。
予见新学后生,才把一句佛顿在心头,闲思妄想越觉腾沸,便谓念佛工夫不能摄心。不知汝无量劫来生死根由,如何能得即断?且万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后工夫纯熟,自然妄念不起。且汝之能觉妄念重者,亏这句佛耳。如不念佛之时,澜翻潮涌,刹那不停者,自己岂能觉乎?
念佛有默持,有高声持,有金刚持。然高声觉太费力,默念又易昏沉。只是绵绵密密,声在于唇齿之间,乃谓金刚持。又不可执定。或觉费力,则不妨默持。或觉昏沉,则不妨高声。如今念佛者,只是手打鱼子,随口叫喊,所以不得利益。必须句句出口入耳,声声唤醒自心。譬如一人浓睡,一人唤云:“某人!”则彼即醒矣。所以念佛最能摄心。
今人不肯念佛,只是轻视西方。不知生西方乃是大德大福、大智大慧、大圣大贤的勾当,转娑婆成净土,不同小可因缘。汝但看此城中,一日一夜死却多少人?不要说生西方,即生天,千百人中尚无一个。其有自负修行者,只是不失人身而已。故我世尊大慈大悲,示此法门,功过乾坤,恩逾父母。粉骨碎身,不足为报。
幼时尚不知念佛,见邻家一老妪每日课佛数千,问云:“为何如此?”彼云:“先夫往时念佛,去得甚好,故我如此念。先夫去时并无他病,只与人一请而别。”出家人奈何不念佛?
出家人不祥事(三十二条)
一、佛前安坐受人礼拜,不祥。
一、佛前骂人,不祥。
一、法座上呵叱人,及轻口斥前贤错谬,不祥。
一、亵衣受人礼拜,不祥。
一、当食骂人,不祥。
一、对食分别好恶,起憎嫌心,不祥。
一、绫罗锦绮作家常日用衣服,不祥。
一、卧床用重褥重席、绫绢被、纱罗帐,不祥。
一、清晨骂詈人,不祥。
一、憎嫌信施轻少,不祥。
一、买奴仆供役使,如富贵家,不祥。
一、人劳我独逸,不祥。
一、人穷乏我独富饶,不祥。
一、年少作讲法师,作施食师,作住持师,不祥。
一、少年恃小聪明,轻忽老宿,不祥。
一、恃年腊高,轻忽后进,不祥。
一、无故得重施,不祥。
一、人以至诚待我,我以巧诈对之,不祥。
一、好谈他人过失,及隐微事,不祥。
一、以常住公物,利济俗家,不祥。
一、宠厚沙弥弟子,华衣美食,不祥。
一、出言动辄粗重,令人难当受,不祥。
一、多诸护法,多诸信施,即便妄尊自大,不祥。
一、无病使人出溺器,不祥。
一、病中瞋怒服事人,不祥。
一、着褊衫小解,不祥。
一、逢水旱等,怨恨天地,不祥。
一、欠人债负,闻其死,心生喜悦,不祥。
一、未语先笑,不祥。
一、粗通教理,妄议古人,藐视时人,不祥。
一、具少知见,以宗师自任,不祥。
以上折福折寿,多招殃咎,故云不祥。当相与共戒之。
示住持
破僧粮而构僧屋,善知识难逃热铁之枷。用砖钱而作瓦钱,俗禅和岂免寒冰之狱?招提公物,云何置瓶置壶?大众山银,乃尔买斧买凿?瓶壶注而镬汤沸,斧凿具而刀山成。况夫米丸与铁丸共吞,絮胎与牛胎共处。行因似小,感果良深。可不悲夫!
弃腐渣责词
暴殄天物者必有祸生,轻贱五谷者多遭雷击。狗彘同人饮食,孟氏由之痛心。酒肉侈作池林,商王于是失国。且古人尚咽糟糠,今此腐渣,美非糠比。大士犹餐草果,今此腐渣,甘岂草伦?奈何放纵骄奢,类富家之败子。昏迷颠倒,似襁褓之婴儿。先须封磨以示惩,后必碎锅而永禁。
示直院等(三条)
水陆头尾相连,经忏接续不断。求经次,汲汲如选官。请经师,忙忙如报喜。库头终夜计算,不过是分派应赴钱财。担运逐日奔波,无非是买办道场货物。僧直者但说篱穿屋漏,求住者不为念佛参禅。况复外无当家,内无首座。多众著于名利,何人实为死生?衣食过度丰饶,费用十分繁广。起如此丛林,不知有福否?有业否?我在此丛林住得否?住不得否?此字可功课毕,悦众当堂宣读一遍。当家收了,与众管事及老成明理人速议回报。
弃讲归禅者,易讲寺为禅寺者,传美于古今。变禅作讲,非盛世所宜。兹议纯一修禅,讲事暂止。议可否?
六人代当家,既号当家,自百岁老人,以至沙弥小童,俱要管到。自财帛重物,以至一针一草,俱要管到。自堂内堂外,以至上方、长寿,俱要管到。自破戒犯法,以至小小过失,俱要管到。自本山大众,以至客情外住,俱要管到。且今虽号当家,又不劳列位费力办米办柴,又不劳列位出钱纳粮纳税,又不劳列位当粮长里长,又不劳列位随班祷雨祈晴,只要用心葺理大众修行而已。如其不肯用心,糊涂过日。不思量四十五日内,止得十五日勤劳耳,犹然不采。诚恐龙天见过,伽蓝生瞋,现生折禄减寿,临终落于恶趣矣。可不勉哉!
十可叹
负罪自误误人老疾僧宏,稽颡白言:
惟宏年衰病久,力寡事繁。石火风灯,命存呼吸。向拟长寿庵养疾数月,为悟斋、梵邦、常惺三友接还,不得如愿,一可叹。
三友发心,少焉散去,不终期事。烛空继之,亦复不终。今则六人代之,三班半月,亦非常便。小庵小庙当家,各各圆满一年,整齐交代。独本山如此,二可叹。
一人妄作主宰,掘坏龙山风水,一年死十七人,众若不闻不见;一人妄作主宰,打造后山石墙,隔断来脉,徒坏钱粮,反致藏虎豹而招寇盗,众若不闻不见,三可叹。
半月半月,虽宣读僧约十条、修身十事,乃至厨库等铭,亦成虚应故事,四可叹。
受托念佛不致诚,受托拜经忏不致诚,五可叹。
佛制,不应手接金银。僧不能行,姑以行施折罪。乃止行于经忏,又不是行施,反似抽分,六可叹。
凡出家,先审其原住何所。后逢期散,使有所归。今泛纳不审,七可叹。
合寺不论老少,皆要不违十戒律仪。今受菩萨戒,而行事尚不及沙弥,八可叹。
屡屡分付,不相信从,不一而足。略开数事:分付管事人,宜和合无乖争。分付宿园,毋劳逸不均。分付挑柴挑米等,俱要上座领众记过。分付有病,要依式挂幕。分付十戒、具戒、大戒,各要行本戒事,不可有名无实。分付放生所,要依时警策。分付老堂,未满八十者,晚课必查随众与否。分付直夜,每早须查勤惰如式,回覆平安与否。分付不得贵价买假香烧,熏坏金像。分付滤水囊用讫,须如式荡濯。分付年少学浅,不该讲经宜查。分付僧直,所言当理者,皆当力行。分付春夏秋停止经忏道场,万不得已,请外住于经板堂中行之;今即于本山,而本山僧反多于外住者。分付内楼紧紧封锁,万不得已暂开,今数数开。分付送化亡僧、估唱僧物,各要起大悲怜,生大警悟;今则泛泛然而送化,嘻嘻然而估唱,习为常事,全不动心。九可叹。
复次,我今命若风灯,朝不保暮。无信我者,无怜我者,此间如何住得?十可叹。
三可惜
一者,深山穷谷,清净幽闲。既无村中士女喧烦,亦无过往宾客游赏。峰峦攒簇,冬避风寒。林树阴森,夏消炎热。蹉过此时而不修行,是为一可惜。
二者,柴水方便,衣食现成,床帐整齐,医药周足,沐浴次第,灯火荧煌。磋过此时而不修行,是为二可惜。
三者,宏虽随行逐队,一介凡僧,既不能见性明心,又不能积功累德。但其安分守己,谨慎操持。于此末法之中,亦可充佛祖普庇众生庐舍中之一小椽,亦可助佛祖普渡众生桥梁中之一卷石,亦可备佛祖普疗众生疾病药笼中之一方寸匕。嗟乎!献瓦缶于金谷,取笑傍观。进麦饭于滹沱,宁无小补?蹉过此时而不修行,是为三可惜。
虽然,凡有言说,人不听从,皆由自己德薄福轻故也。但当责己,不敢尤人。倘天假之年,余生未尽,尚当力疾以报佛恩,以酬大众。万历四十三年六月二十八日示。
读云栖老人《十可叹》、《三可惜》,滴滴心血也。一字一泪,可胜悲惜悼哉!世人痴不过母爱其子,虽死亦不瞑目。此老人诚是老婆心切于此。呜呼!世人为儿女痴,菩萨为众生痴,此视众如一子地之肝肠也。其若子若孙亲蒙其教,至此尚劳老人如此顾复,再四叮咛,即铁石亦当堕泪。若视为寻常,是为大负恩德也。绝无惭愧,灭绝良心者,非人也。岂称佛弟子哉?能时时念诵此语,即是老人法身常住。万历丁巳二月十六日,憨山德清和南识。
〖录自《云栖大师遗稿》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