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飞锡大师:念佛三昧宝王论
念佛三昧宝王论
念佛三昧宝王论
念佛三昧宝王论卷上(并序)
唐紫阁山草堂寺沙门飞锡撰
客有高信。至吾禅居。前礼致问。辞甚清逸。问吾曰。修心之人成道捷径。法华三昧不轻之行。念佛三昧般舟之宗。佥为无上深妙禅门者。愿闻其致。对曰。吾拱默九峰。与世异营。天书曲临。自紫阁山草堂寺。令典千福法华胜场。向三十年矣。希高扣寂。未有若君之所问者也。子将涉无生之龙津。欲图南以鹏举。吾不敏也。尝试论之。今则略开二十门。以明斯旨耳
上卷七门 念未来佛
中卷六门 念现在佛
下卷七门 (通念三世 无不是佛)
念未来佛速成三昧门第一
夫心之二也。生于群妄。群妄虽虚。惑者犹滞之。不释圣以之忧。玄韵畅而无说。法身空而具相。相之不明。说之不圆。一味之旨。绝言之路。谁可知其所归欤。三昧之宗者。欲令弱丧知不二法门存乎语默。匪唯净名杜口文殊兴赞而已矣。何则夫帝网未张。千璎焉觌。宏网忽举。万目齐开。浴大海者。已用于百川。念佛名者。必成于三昧。一言以蔽其在兹焉。亦犹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想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既契之后。心佛双亡。双亡定也。双照慧也。即定慧齐均。亦何心而不佛。何佛而不心。心佛既然。则万境万缘。无非三昧者也。而世上之人。多念过去释迦之月面。想现在弥陀之海目。如拔毒箭矣。如登快乐宫矣。吾亦以之为至教矣。犹未闻念未来诸佛之聚日者。何耶。盖谓不了如来对众生之粗说诸佛之妙。遂隔众生于诸佛之外。故不闻焉。孰肯念焉。净名经中。有嗅薝卜不嗅余香。花有著身不著身者。此是抑扬大乘也。抑小则置钵茫然。扬大则同游不二。法华经。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一切薝卜。不著之旨。明矣。苟非其人。则以诸佛为至尊也。众生为至卑也。高下出焉。群妄兴矣。敬傲立焉。一真隐矣。夫如是必草芥万有。锱铢天下。幔幢已设。高倨棱层。目送飞鸿。心游青汉。不可屈也。则阻维摩一切见敬。为供养中最之文矣。又不信楞伽经说。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心中。如大无价宝珠。垢衣所缠。岂观城中最下乞人与难胜如来。等无有异。若圆念三世佛。普观十方尊。则合夫理趣般若。一切有情皆如来藏。普贤菩萨自体遍故之文矣。贫女怀王。米在糠[禾*会]之旨。镜然可观。岂可罹此八慢之责哉。人皆侮未来玉毫。不敢侮过现金色。殊不知起罪之源。皆在于当来佛上。非已今佛上也。众生苟非当佛焉在。若知母因子贵米以糠金。有协法华不轻之心。则念佛三昧不速而成矣。
问曰。法华者法也。念佛者佛也。安得以法为佛以佛为法。浩浩乱哉。
对曰。不乱也。元是一门。而谁为乱。夫芝木之药。列仙之子。昔各在天涯。则都无仙号。为人服其药。羽化云行。故药受仙药之名。人得仙人之称。人药异也。其仙一也。若无圣人。谁与道游。法无佛悟。岂令自悟。法非佛不悟。念佛三昧生焉。佛非法不明。法华三昧起矣。一仙两称。俱得仙名。念佛法华同名佛慧。佛慧既同。则不轻般舟。无上深妙禅门。于兹悟矣。未始异也。复何乱哉
嬖女群盗皆不可轻门第二
问曰。一切众生。即未来诸佛。谨闻命矣。嬖女群盗。恶之至者。安得求敬于念佛之宾欤。
对曰。如佛所演。有其二种。一对待门。二泽了门。言对待门者。谓女子之虚伪。说如来之至真。则佛可尊崇。女可厌离。厌离有二。一者诃欲。二者放心。初诃欲者。如菩萨诃色欲。经云。女色者世间之枷锁。凡夫恋著不能自拔。女色者世间之重患。凡夫困之至死不免。女色者世间之衰祸。凡夫遭之无厄不至。行者既得舍之。若复顾念。是为从狱得出还思入。从狂得止而复乐之。从病得差复思得病。智者愍之。知其狂而颠蹶死无日矣。凡夫重女甘为仆使。终身驰骤为之辛苦。虽复鈇锧千刃锋镝交至。甘心受之不以为患。狂人乐狂不啻过也。行者若能弃之不顾。是则破枷脱锁。恶狂厌病。离于衰祸。既安且吉。得出牢狱。永无患难。女人之相。其言如蜜。其心如毒。譬如停泉澄波而蛟龙居之。金山宝窟而师子处之。当知。此害不可近也。室家不和妇人之由。毁宗败族。妇人之罪。实为阴贼。灭人慧明。亦如猎围鲜得出者。譬如高罗。群鸟落之。不能奋飞。又如密网。众鱼投之。则刳肠俎肌。亦如暗坑。无目之如蛾赴火。是以智者知而远之。不受其害。恶而秽之。不为此物之所感也。大宝积经。佛为优陀延王。说是偈曰
锋刃刀山 毒箭诸苦 女人能集
众多苦事 假以香华 而为严好
愚人于此 妄起贪求 如海疲鸟
迷于彼岸 死必当堕 阿鼻地狱
现见众苦 皆来集身 善友乖离
天宫永失 宁投铁狱 驰走刀山
眠卧炎炉 不亲女色
如鸟为求食 不知避网罗
贪爱于女人 被害亦如是
譬如水中鱼 游泳网者前
便为他所执 岂非自伤损
女若捕鱼人 谄诳犹如网
男子同于鱼 被网亦如是
次放心者。如大宝积经云。文殊师利告善住天子言。若人一心专精自守。贪欲心发。即应觉知方便散除。还令寂静。云何散除。应作是念。此是空。此是不净。求此欲心。生处灭处。从何所来。去至何所。是中谁染。谁受染者。谁为染法。如是观时。不见能染。不见所染。不见染事。以不见故。则无有取。以不取故。则无有舍。以不舍故。则无有爱。不舍不爱。则名离欲。寂静涅槃也。若又恣心。入诸尘劳生死之内。而亦不患贪恚痴等烦恼过患。是谓放心。已上明第一对待门竟。第二决了门者。若究竟离诸妄。无染如虚空。则为过现诸佛也。非采来佛也。汝不闻。夫求无价宝。必下于沧海。采智慧宝。必先于烦恼中求。五逆相即解脱相。魔界如即佛界如。若聆佛音而喜。闻魔声恚。不入音声法门。不住音声实际。不觉于诸法者。斯乃北辕适越之士也。安得与之而论道哉。更为子明之。经不云。夫昔列仙名鹿蹄。地滑倒仆。以仙咒令旱。国人患之。王募嬖女。诱而得之。骑颈入城。油云四起。霈然洪[雨/注]。彼仙虽有御长风之通。凌太清之术。无能施也。仙人者释迦。尔女者耶输也。法华会上。未来成佛号具足千万光相如来。而又念佛之人。但睹嬖女之玉容。不念光相之金好。而失不轻之旨也。念佛三昧安得不诬哉。又阿那律昔为盗首。入寺盗佛额珠。箭挑佛灯。令清光不灭。阿那律者此翻无灭。良在兹焉。当来作佛号普明如来。皆此例也。念佛之人。尚不轻于群盗。况于不盗者乎。未来两佛。犹如皎日。何虑三昧而不成焉
持戒破戒但生佛想门第三
问曰。两难释矣。梵网经曰。若人受佛戒即入诸佛位。而缁服之流。佩明月之戒。悬璎珞之珠。参位三尊。范围七众。宜其敬矣。苟非精持。动行颠沛。慢何过焉。垂何罪焉。望为剖之。
对曰如来。尝于三昧海经为。父王说。昔有四比丘。犯律为耻。将无所怙。忽闻空中声曰。汝之所犯。谓无救者不然也。空王如来虽复涅槃。形像尚在。汝可入塔。一观宝像眉间白毫。比丘随之泣泪言曰。佛像尚尔。况佛真容乎。举身投地。如大山崩。今于四方。皆成正觉。东方阿閦佛。南方宝相佛。西方无量寿佛。北方微妙声佛。是四破戒比丘也。所以如来名此观佛三昧。为大宝王戒品海者。可以涤破戒之罪垢。得尘累之清净也。此四比丘。一观宝像佥为世雄。念佛之人。岂得惑于破戒之僧欤。故大集经云。若诸王臣。打骂出家持戒破戒。罪同出百亿佛身血。若见被袈裟者。无论持犯。但生佛想。佛想者念佛三昧也。斯之金口。明不轻之深旨也。安得恣行打骂而不惧哉。经云。宁为心师。不师于心。见悭贪人。作施想。见破戒人。作持戒想。夫然则不为六蔽境界所缠。盖成六度彼岸之观门焉。若住分别之心。自取冥司之罚。不亦哀哉。若能翻此见心。则念佛三昧。如川之流矣
现处汤狱不妨受记门第四
问曰。若破戒观佛。皆成正觉。固不可轻。可信矣。如现处汤狱或婴鬼趣。菩提难发。河清未期。安得来敬同于念佛之士欤。
对曰。岂不闻夫采良药者。必在山险。非华堂所出。集法药者。必在于险有。非无为自出。则首楞严经。说四种记。一未发心记。二初发心记。三密与授记。四现前授记。今虽现处鬼狱即未发心。佛记当来必发大志。遇真善友。行菩萨行。还成正觉。故不可轻。即是未发心之记也。佛说四种记时。迦叶白佛。我等从今当。于一切众生。生世尊想。若生轻心则为自伤。佛言。善哉快说。人皆不应称量。众生唯有如来。乃能量尔。以是因缘故。我敕诸声闻及余菩萨。于诸众生。应生佛想。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破百万障门。亦用此想。夫如是则现居恶趣蒙与记者。亦犹宅宝未开。不妨宝在于宅内。额珠斗没。何废珠隐于额中。若不念众生为当来佛。必以六尘为寇贼。则犹防魔军。自坏其壁。垒存敌国。常起于怨仇。金革所以未宁。鼙鼓于焉尚振。安得高枕于其间哉。若使不降者来降不服者咸服。则使天下一统矣。猎猎旌旗而焉用。翩翩飞将而奚适。吾将却马以粪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虽帝尧之圣。于我何力哉。百姓日用。而不知方明圣化之广被矣。若能悟色声而为佛者。念众生为当来佛者。必不立心前之凡境也。或想自身为本尊也。瑜伽真言深妙观门。不谋而会。夫因想而有者。岂得不空哉。则大鹏将尺鷃以齐。太山与秋毫而一。无夷岳之僻。续[枭-木+儿]之忧矣。
问曰。汤狱之子。殊未发心。如来法王。宥过与记。千光散射。十号圆明。诚如弗言。孰敢不信。原夫未悟。从何得醒耶。
对曰。言未悟者。亦有义焉。夫长江之源。滥乎一觞。大迷之本。存乎二见。若谓念外立无念。生外立无生。则生死异于涅槃也。万佛洪音。莫之能训矣。若了念而无念。观生而不生。烦恼即菩提也。一相庄严。斯之能悟矣。亦犹岩上。群蜂已房纯蜜。井中七宝。何废称珍。皆本有之。非适今也。念未来佛罪从何生。吾放其心。遍一切所缘之处。皆见如来道。从恚等生。于是乎。在如来藏经。佛告金刚慧菩萨言。善男子。我以佛眼。观一切众生。贪欲恚痴诸烦恼中。有如来智如来眼如来身。结加趺坐。俨然不动。乃至德相备足。如我无异。广说一切众生。有如来藏。以九喻况之。宝性论释。而结颂言
萎华中诸佛 粪秽中真金
地中珍宝藏 诸果子中牙
朽故弊坏衣 缠裹真金像
贫贱丑陋女 怀转轮圣王
焦黑泥模中 有上妙宝像
众生贪嗔痴 妄想烦恼等
尘劳诸境中 皆有如来藏
下至阿鼻狱 皆有如来身
真如清净法 名为如来体
以此文证汤狱之记。顿觉明焉。三昧门自然洞启。
问曰。至人用心。澹然清净。攀缘永绝。今说放心遍缘一切所缘之处皆见如来。教何在焉。
对曰。亦有教说。起心遍缘六尘。三业仍发妙愿。入佛境界。一一缘起不离如来名。悉皆见矣。此是圆见。非由眼也。故涅槃经云。声闻入虽有天眼。名为肉眼。学大乘者虽有肉眼。名为佛眼。何以故。晓了己身。有佛性故。又如胜天王经中。佛告天王菩萨摩诃萨。以方便力。行般若波罗蜜。于一切法。心缘自在。缘一切色。愿得佛色。无所得故。心缘众声。愿得如来微妙音声。心缘众香。愿得如来清净戒香。心缘诸味。愿得如来味中第一大丈夫相。心缘诸触。愿得如来柔软手掌。心缘诸法。愿得如来寂静之心。心缘自身。愿得佛身。心缘自口。愿得佛口。心缘自意。愿得如来平等之意。天王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无有一心一行。空过不向萨婆若者。遍缘诸法。而能不著。观见诸法。无不趣向菩提之道。菩萨修习诸行。皆因外缘。而得成立。又如大地住在水上。若凿池井。即得水用。其不凿者。无由见之。如是圣智境界。遍一切法。若有勤修般若方便。则便得之。其不修者。云何能得心缘之理。岂不大哉
观空无我择善而从门第五
问曰。即动而静。静为躁君。即凡而圣。圣隐凡内。谨闻遐旨。又三教无我。理既不殊择善而从。其义焉在。
对曰。三教之理也。名未始异。理未始同。且夫子四绝中。一无我者。谦光之义为无我也。道无我者。长而不宰为无我也。佛无我者。观五蕴空为无我也。上二教门都不明。五蕴孰辨其四谛六度万行。贤圣阶级。蔑然无闻。但和光同尘。保雌守静。既慈且俭。不敢为天下。先各一圣也。安用商摧其浅深欤。三教无我明矣。择善而从者。谓三性之理。理无不在。修心之士。择善而从。盖谓不善。无益于至真。无记双亡于善恶。妨乱佛理。何莫由斯。故圣人简之而不取也。故涅槃经云。一阐提者。心不攀缘一切善法。乃至不生一念之善。是知。念佛三昧。善之最上。万行元首。故曰三昧王焉
无善可择无恶可弃门第六
问曰。若择善而从者。何不择诸佛之善。弃众生之恶。乃念未来诸佛。而同过现正觉耶。
对曰。不易来问自成我答。何者择善而从者。盖不得已而言之。为力微任重不能。即恶而善。即妄而真。故以明之。苟能念未来之佛。协不轻之行。天地一指万物一马。众生皆佛。此土常净。异鹙子之土石砂砾。同梵王之珍宝庄严。择善之至矣。无恶可弃矣。即天台智者。释法华经。明绝待之妙。引证曰
众生见劫尽 大火所烧时
我此土安隐 天人常充满
园林诸堂阁 种种宝庄严
又胜天王经曰。佛所住处。实无秽土。众生薄福。而见不净。良在此焉。梵云南无。唐言归命。梵云阿弥陀。唐言无量寿。三世诸佛。岂只一佛而有寿量耶。今与子同。念于三世弥陀。同生于十方极乐。有何不可。而欲鹢路退飞哉。夫然则烈三昧之猛焰也。不居于纤妄蚊蚋。铿十念之洪钟也。不间于散乱称佛明矣。念弥陀通三世既尔。念诸佛菩萨。不亦然欤。
问曰。念未来佛。即与过现诸佛等者。愿闻其理也。
对曰。华严经云。一切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一身一智。慧力无畏亦然。楞伽偈云。迦叶。拘留孙。拘那含。我是。以此四种等。我为佛子。说言四等者。一字等同名佛也。二语等皆具迦陵频伽梵音声相。三法等尽得菩提分法无障碍智也。四身等法身色身相好无差也。起信论云。依方故迷。方实不转。夫如是则。悟者悟于一方。群方自正。念者念于一佛。诸佛现前。经所谓。水不上升。月不下降。光净因缘。虚空皓月。现于清水。彼佛不来。我身不往。念佛因缘。如来宝月。现于心水。如说颂曰。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
一切众生肉不可食门第七
问曰。肉者人之所食。而念佛之家。绝之何耶。
对曰。夫尸毗救鸽。上称方平者。王禽异也。保命一也。安得固食其肉。用资败躯。而兀兀然。不知其惧哉。苟能悟之。为未来诸佛者。孰肯飞白刃于赤鳞。放苍鹰于狡兔。如夕蛾投火自取其毙欤。故楞伽宝积经佛语心品偈云
为利杀众生 以财网诸肉
二俱是恶业 死堕叫唤狱
以斯圣旨。若不施此财。则网者屠者。自息矣。且龙树不轻于鸽雀。高僧不跨于虫蚁。或问其故。答曰。斯之与吾。同在生死。彼或将先成正觉。安可妄轻耶。轻尚不可。岂得专食其血肉哉。宝性论云。如来藏经中。告舍利弗言。众生者即是第一义谛。即是如来藏。即是法身。即是菩提。吾谓。太唯逐块。不知逐人。块终不息。唯念过现。不念未来。慢终不息。若如师子。而逐于人。其块自息。闻夫敬慢之道。一以贯之。则移敬就慢。均父母于平人。逆之甚也。移慢就敬。均平人于父母。孝之大也。故梵网经云。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孝名为戒。良在兹焉。观六道为当来佛者。父母之谈。犹近言耳。若能等沙弥之救蚁。促寿更延。同流水之济鱼。天华雨[廿/积]。革旷劫众生之见。念未来善逝之身。粪秽之内。知有真金。重云之间。信有明月。则食肉之昏雾。生死之烟霾。慧风扫之。于三昧长空矣。梵网经云。我是已成佛。汝是当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岂得不念之哉。
问曰。肉不可食信之矣。五辛如何。
对曰。圣教明之。大佛顶经云。佛告阿难。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消。长无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佛告阿难。修菩提者。永断五辛。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斯金口也。不亦诚哉。酒固不可言耳。百喻经云。昔有贫人。在路而行。遇得一囊金钱。心大喜跃。即便数之。数未能周。钱主忽至。尽还夺去。其人当时。悔不疾去。懊恼之情。甚为苦极。遇佛法者。亦复如是。虽得值遇三宝福田。不勤方便修行。而好多闻。忽尔命终。堕三恶道。如彼愚人。还为其主。夺钱而去。偈曰
今日营此事 明自营彼事
乐著不观苦 不觉死贼至
匆匆营众务 凡人无不尔
如彼数钱人 其事亦如是
已上七门。尽是念未来诸佛。以通三世之意也。若欲念于弥勒佛者。必得上生兜率天宫。见慈氏之尊。则弥天释道安。为其首唱耳
念佛三昧宝王论卷上
念佛三昧宝王论卷中
唐紫阁山草堂寺沙门飞锡撰
念现在佛专注一境门第八
问。念未来佛即众生是。已闻玄义。事广理幽也。又恐心散难检。今欲一以贯之。专西方念一佛。践不退地。祛有漏心。乘扁舟于黄金之池。礼弥陀于白玉之殿。以通三世。希沾九品。不亦可乎。
对曰。十住婆沙论。并龙树菩萨造释华严经论易行行品云。菩萨道有难行。行如陆地乘舟也。有易行行如水路乘舟也。阿弥陀佛本愿之力。若人闻名称念。自归彼国。如舟得水。又遇便风。一举千里。不亦易哉。则释迦如来父王眷属。六万释种。皆生极乐土。盖佛与此界众生。缘深也。专注一境。圆通三世。不亦良哉。
问曰。专注一境圆通三世。诚哉。然称念自归往生彼国者。有为虚伪。风多浪鼓。曷若不驰想于外。但摄心于内。协无为之旨乎。
对曰。有为虽伪。舍之则道业不成。无为虽实。取之则慧心不朗。经云。厌离有为功德。是为魔业。乐著无为功德。亦为魔业。子今厌乐交争。得不入于魔骨也。又若圣贤摄心。谓之内。凡夫驰想。谓之外。苟以驰外为乱。住内为定。复是内外所驰。非所以念佛三昧摄心之意也。注维摩经罗什法师云。外国有一女。身体金色。有长者子。名达暮多罗。以千两金。邀入竹林。同载而去。文殊于道中。变身为白衣士身。著宝衣。衣甚严好。女人见之。贪心内发。文殊言。汝欲得衣者。当发菩提心。女曰。何等为菩提心。文殊言汝身是。
问曰。云何是。
答曰。菩提性空。汝身亦空。是故此。女曾于迦叶佛所。多植善本。广修智慧。闻是说已。即得无生法忍。得是忍已。而将示欲之过。还与长者子入林。既入林已。自现身死[舽-舟+月]胀烂臭。长者子见已。甚大怖畏。往诣佛所。佛为说法。亦得法忍。大觉未成。未暇闲任。故名为忍。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女身空。佛身空。未始异也。菩提之义。岂得异乎。夫如是则。一切有为即无为矣。一切内外非内外矣。然在有而未尝有。有而常无。居无而未尝无。无而恒有。何患之于佛有相心有念哉
此生他生一念十念门第九
问曰。易行难行之谈。身即菩提之观。其旨镜焉。人生在世。石火电火。失念蹉跎。悔无所及。修道之人。尚不亲心。况亲于身。尚不亲于身。况身外欤。常恐。出息不还。属于后世。狂风飘蓬。茫茫何之。愿示一念十念之门。此生他生之计。
答曰。夫净土之会。功业之大者。二乘乃澄神。虚无耽空。怖相。不念众生。故无净土。而大乘有之。按悲华经云。阿弥陀佛。昔为转轮王。名无诤念。七宝千子。悉皆具足。因宝海大臣。为善知识。于宝藏佛所。发菩提心。取于西方极乐净土。则诸经中知名。诸佛菩萨声闻等。皆昔之千子也。其长太子。名不瞬观世音也。次子名摩尼大势至也。次子名王众文殊师利也。次子名能伽奴即金刚智慧光明菩萨。次子名无畏即莲华尊如来。次子名庵婆罗即虚空光明菩萨。次子名善臂即师子香菩萨。次子名泯图即普贤也。次子名蜜苏即阿閦佛也。蜜苏王子。一自发心已来。行时步步。心心数法。常念诸佛。今登正觉。生妙乐刹焉。吾谓经行广陌。从步幽林。则不异蜜苏之见。若鸣珂入伏。动佩翰天。肃肃羽仪。骎骎车马。安得不用心于步步之间哉。今则例之。亦不移于前操矣。夫含齿戴发。死生交际。未有无出入息焉。又一息不还。即属后世者。亦诚如所问。世上之人。多以宝玉水精金刚菩提木患。为数珠矣。吾则以出入息。为念珠焉。称佛名号。随之于息。有大恃怙。安惧于息不还属后世者哉。余行住坐卧。常用此珠。纵今昏寐。含佛而寝。觉即续之。必于梦中。得见彼佛。如钻燧烟飞火之前相。梦之不已。三昧成焉。面睹玉毫。亲蒙授记。则万无一失也。子宜勉之。
又问。一念十念。往生净土。何者为正。
对曰。但一念往生。住不退地。此为正也。如佛所说。谤佛毁经。打僧骂尊。五逆四重。皆一念恶叶成。堕无间狱。犹如箭射。今之念佛生于净土。亦一念善业成。即登极乐。犹如屈臂。前一念五阴灭。后一念五阴生。如蜡印印泥印坏文成。尚不须两念。岂要至十念哉。打僧骂尊。虽非正逆。是五逆之类也。又一念者。如经云。爱酪沙弥。生一念爱心。后生酪中作虫。又大萨婆长者妻。坐对明镜。自爱其身。海风破船。生故尸中作虫。嬉戏往来。不离其所。斯皆一念。非十念也。又大无量寿经。明一念念佛皆得往生。观经十念。良有以也。盖为遘疾尪羸力微心劣故。须十称弥陀以助其念。若心盛不昧。一念生焉。亦犹栽植丝发其茂百围也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门第十
问曰。经明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何用远称弥陀。存想于极乐之国。近念诸佛。兴敬于未来之尊。此皆自外而求。岂曰是心是佛耶。
对曰。子问非也。子但引经。不知经之所趣。经者观无量寿经也。正明念阿弥陀之文矣。以念佛故。佛从想生故。云是心是佛。安得窃取弥陀之观。反噬弥陀之心者哉。若尔。都不念佛。而言是心是佛者。亦应都不想恶。而言是心是恶耶。彼既不然。此亦焉可。况彼极乐之国。弥陀至尊。十万亿之须弥山王。不与眼根为障碍。恒河沙之光明相好。由佛愿力。而想成。屈臂即得往生。宁计彼方之远近也。
问曰。是心是佛。敬闻其理也。然此经所明十六妙观。韦提得之。则冰日可想。金山晃然。魔光佛光。自观他观。邪正混杂。若为澄渟。愿一一示之。令念佛人离师。独坐心安若海也。
对曰。冰想者。为琉璃地之张本也。日想者。作白毫光之由渐也。依想而现。曰自曰正。不依想现。则曰他曰邪。本则想白毫。白毫不现。而未想绀目。绀目现。此乖其本心。岂不邪也。况诸想欤。又魔光乃有影耀眼。佛光乃无影耀眼。故楞伽偈云
佛地名最胜 清净妙庄严
照耀如盛火 光明悉遍至
炽焰不坏目 周轮化三有
问。今之光现者。炽焰坏目。非魔如何。光而不耀。非佛如何。
答。又光之真也。令念佛人身心澄渟清净。光之伪也。令念佛人心躁动恍惚。故涅槃经云。澄渟清净。即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如来明矣。
又问曰。至人无思。而今用想。岂不谬哉。
对曰。不谬也。如大威德陀罗尼经云。超过有结。应发欲心想无欲事。今则例之。欲修念佛。应发想心想无想事。故方等贤护经云。恶欲想女。梦见于女。善欲想佛。梦见于佛。吾谓。二想名同。善恶天隔。不可闻想一概厌之。若苟厌之。虽不毁经。不谤佛。则必生于无想天宫矣。若固执无想。而噬想佛者。则名谤法。以谤法故。遽入十方无择之囹圄。未知出日。岂有天宫之望乎。纵令得生。名外道天。非解脱路。涅槃经云。随闻毒鼓。远近俱死。此亦如是。随其拨想。远近俱堕。经所谓。或时离地。一尺二尺。往返游行。斯之谓矣。岂同于三界之流转焉。岂同于九品往生焉。况覆舟载舟水也。因倒因起地也。想妄即众生。想真即诸佛。离想之外。更用何焉。
问曰。事解已竟。理何在耶。如般舟三昧经云。心起想即痴。无想即涅槃。今之用想。不亦然乎。
对曰。不也。若存所想之佛能想之心。或避想佛。则以恶取空。为无想者。则痴之甚也。吾今了佛。皆从想生。无佛无想。何痴之有。此乃观空三昧。非邪见也。子又问。理何在者。夫至人冥真体寂虚空。其怀虽复万法并照。而心未尝有。则真智无缘。故无念为名。俗智有缘。故念想以生。又想不异空。空不异想。名第一义中道之理也。此显法身矣。空即是想。名俗谛之理也。恒沙万德。皆依俗谛。此显报身矣。想即是空。名真谛之理也。破二十五有。得二十五三昧。常空常化。和光利物。此显化身矣。是则以三观。观三谛。证三德。成三身。乃至十种三法。有何不可。而欲摈于清净之想。取无想之想耶。塞于禅定门。而取成佛之阈耶。楞伽密严经。皆曰。宁起有见。如须弥者。谓信有因果。存想念佛。生极乐净国。故云。宁起有也。不起空见。如芥子者。谓拨无因果。谤于念佛。生阿鼻地狱。故云不起空也。吁可畏者。其在兹焉
高声念佛面向西方门第十一
问曰。想即无想。谨闻之矣。然方等经中。修无上深妙禅定。令继想白毫兼称佛号。以祈胜定。既契之后。心佛两忘。信有之矣。但默念泉澄。即三昧自至。亦何必声喧里巷。响震山林。然后为道哉。
对曰。诚如所问。声亦无爽。试为明之。何者夫辟散之要。要存于声。声之不厉。心窃窃然。飘飘然无定。声之厉也。拔茅连茹乘策。其后毕命一对。长谢百忧。其义一也。近而取之。声光所及。万祸冰消。功德丛林。千山松茂。其义二也。远而说之。金容荧煌以散彩。宝华浙沥而雨空。若指诸掌。皆声致焉。其义三也。如牵木石。重而不前。洪音发号。飘然轻举。其义四也。与魔军相。战。旗鼓相望。用声律于戎轩。以定破于强敌。其义五也。具斯众义。复何厌哉。未若喧静两全。止观双运。协夫佛意。不亦可乎。定慧若均。则兼忘心佛诚如所问矣。故庐山远公。念佛三昧序曰。功高易进。念佛为先。察夫玄音之扣心。听则尘累每销。滞情融朗。非天下之至妙。其孰能与于此欤。言明证者。未若华严经偈云
宁受无量苦 得闻佛音声
不受一切乐 而不闻佛名
夫然则佛声。远震开善萌牙。犹春雷之动百草。安得轻诬哉。
问曰。高声下声。称佛名号。敬承其义。十方净土皆有如来。面之西方。何滞之甚耶。
对曰。子问非也。此是方等佛经。作如是说。非人师之意也。岂可谤之。于方等经欤。
问曰。谨闻教矣。理在何焉。
对曰。亦有其理。如说痴人见。观世音有十一面。即设难云。何不安十二面耶。及随其语。又设难云。何不安十一面耶。子欲将东难西。其义若此。犹迷未醒者。即以此身。令其安置。不背一方。则其自悟矣。如其不悟。诚不可化。但可悲矣。又胜天王经二行品。明如来八十种好。中有一随好光明功德。名一切向。不背他矣。然佛不可背。常面向于一切众生。非如冤仇不欲相见。慈之至矣。是其义也。智者大师。爰自抚尘之岁。终于耳顺。卧便合掌。坐必面西。大渐之际。令读四十八愿。九品往生。光明满山。天乐递奏。生于净土。面西之义。不亦弘哉。
问曰。面向西方。敬闻教理。般舟之义。义在何耶。
对曰。梵云般舟。此云现前。谓思惟不已。佛现定中。凡九十日常行道者。助般舟之缘。非正释其义也。
问曰。净土妙门。般舟之义。具闻剖析。然近代已来。谁得登于安养之国。既无相报。焉知所诣望为明之。
对曰。晋朝庐山远法师。为其首唱。远公从佛陀跋陀罗三藏。授念佛三昧。与弟慧持。高僧慧永。朝贤贵士。隐逸清信.宗炳.张野.刘遗民.雷次宗.周续之.谢灵运.阙公则等。一百二十三人。凿山为铭。誓生净土。刘遗民著文大略云。推交臂之濽沦。悟无常之期。切审三报之相。催知险趣之难拔。如其同志诸贤。所以夕惕霄勤。仰思攸济者也。然后妙观大义。启心正照识。以悟新。形由化革。藉芙蓉于中流。荫琼柯以咏言。飘云衣于八极。泛香风以穷年体忘。安而弥穆。心超乐。以自怡。临三涂而缅谢。傲天宫以长辞。绍众灵以继。轨捐大息以为期。究兹道也。岂不弘哉。远公制念佛三昧序六。夫称三昧者何。思专想寂之谓也。思专则志一不移。想寂则气虚神朗。气虚则智恬其照。神朗则无幽不彻。斯二乃是自然之玄符。会一而致用也。又诸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若以匹夫众定之所缘故。不得语其优劣。居可知也。谢灵运净土咏云。法藏长王宫。怀道出国城。愿言四十八。弘誓拯群生。净土一何妙。来者皆菁英。颓年安可寄。乘化必晨征。子问未见往生相报者。有晋朝阙公则。愿生而来报。后同誓友人。在东京白马寺。其夜为公则。追忌转经。于时林殿皆作金色。空中有声曰。我是阙公则也。所祈往生极乐宝国。今已果矣。故来相报。言讫不现。
支道林赞曰
大哉阙公 歆虚纳灵 神化西域
迹验东京 徘徊霄虚 流响耀形
岂钦一赞 示以匪冥
又虞孝敬赞曰
猗欤公则 先甘法味 知我者希
其道乃贵 金光夜朗 玉颜朝睟
不舍有缘 言告其类
梦觉一心以明三昧门第十二
问曰。阙公往生金光相报。敬诺之矣。佛说一切法如梦者。未知所念之佛。所生净土亦如梦否。若非其梦。则佛在心外。若是其梦。则佛在梦中。如梦中得金觉无所获。诚恐虚念于三身。终归于一妄。请为辨之。
对曰。非妄也。何以知然。若修念佛三昧之人。如梦得金觉无所获者。则同于妄也。究竟因念佛。而生净土。岂曰妄哉。如习天眼法。先想珠火等光。想之不已。实发天眼。孰曰妄焉。岂同梦金毕竟无有莫。以远事近。见举梦为喻。不得将念佛往生全同于梦明矣。又华严经云。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心迷也如梦。则九法界众生是矣。心悟也如觉。则一法界即诸佛是也。迷悟只在于一心。梦觉曾无于两辙。经所谓了。妄本自真。则见卢舍那。纵是梦妄。亦何爽焉。唯心察之。匪石其志
念三身佛破三种障门第十三
问曰。佛有三身。如何忆念。愿示方便。令无所失。
对曰。夫佛之三身。法报化也。法身者如月之体。报身者如月之光。化佛者如月之影。万水之内皆有月焉。此月为多。为一那不可言一。万水之月常差矣。不可言多。虚空之月。常一也。如梵书伊字摩醯三目。纵横并别。皆不可议也。经云。或现小身。丈六八尺者。皆众生心水中佛也。佛尚无形。岂有二哉。净国秽土亦自彼耳。若欲将念三身破三种障。今试明之。尔佛身之生。从止观生。止观不均。其障必起。念佛之人。修止心沉昏。闇障起。而障化身佛。又须以观心策之。念白毫光。破昏闇障也。修观心浮。无恶不造。而障报身佛。还修于止。止一切恶。念诸佛。昔因恒沙功德。智慧圆满。酬因曰报。破恶念障也。若二边障动诡状殊形。万相纷纶。两贼强软。障法身佛也。以中道第一义空。破之偈曰
无色无形相 无根无住处
不生不灭故 敬礼无所观
所观之理。如毗岚猛风。吹散重云。显明法身清净宝月。破逼恼障也。应病与药。不其然欤(此是天台智者大师所解。披寻未广。实未曾见诸师有斯妙释也。止观意前已略辨俟。在口释非文字能征也)。我既化人。人亦化物。物我俱成。三昧弥兴。众生无尽。三昧不绝也
已上六门。尽是念现在阿弥陀佛。以通三世之意也。广如安乐集。天台十疑论。咸法师释群疑论。往生传。稠禅师法宝义论所解。亦如飞锡先撰无上深妙禅门传集法宝一卷。广明也
念佛三昧宝王论卷中
念佛三昧宝王论卷下
唐紫阁山草堂寺沙门飞锡撰
念过去佛因果相同门第十四
问曰。念现在佛。专注一境。已闻奥义。所念之佛。穷玄极圣。尊号如来可矣。而能念佛人。俯窥真门。尚在凡位。安得叨窃言同正觉哉。
对曰。三昧海经云。所念之佛。如出胎师子王。喻佛果也。能念佛人。如在胎师子王。喻佛子也。因果虽殊。威神相继。论其佛也。更何异焉。欲令在胎师子便能哮吼飞落走伏者。未之有也。出胎之后。可翘足而待。曾何阙矣。而因果相同。其义一也。又法鼓经云。如波斯匿王。与敌国战。有中毒箭苦不可堪闻。有良药名消毒。王以药涂鼓。以桴击之。能令毒箭声下跳出。平复如故。若闻释迦牟尼佛名。及闻信方广比丘名。能令身中三毒之箭声下跳出。是故此经。名大法鼓。释迦即过去佛果也。比丘即方广人因也。灭罪相同。其义二也。斯两经虽未阶极圣。闻名获益。与佛不异。故法华三昧师资传五卷中说。隋朝南岳思大禅师。有弟子大善禅师。得慈悲三昧时。衡阳内史。郑僧果。素非深信。尝会出猎围鹿数十头。谓县令陈正叶曰。公常称大善禅师。有慈悲之力。其如此鹿何正叶。即率左右数人。齐称曰南无大善禅师一声。于时群鹿飞空而出。则以观音神力。复何异哉。大善与智者齐名于时矣。若不侮圣人之言。则念佛三昧殄魔息灾。犹金之在冶矣。岂得推移昏晓而不习哉
无心念佛理事双修门第十五
问曰。圆念三世。或专面一方。谨闻幽义也。皆有念有思有生有灭。安得与胜天王所问经。以无所念心而修念佛之旨同焉。
对曰。无念之说。人多泣岐。不细精研。犹恐迷径。今以理事门辩之。言理门者。真无念也。释曰。有之与无。即此念而本无矣。何者佛从念生。心即是佛。如刀不自割。指不自触。佛不自佛。心不自心。安得佛外立心心外立佛。佛既不有。心岂有哉。无心念佛。其义明矣。故世人谓念佛有念也。吾则谓念佛无念也。更何惑焉。又念即是空。焉得有念。非念灭空。焉得无念。念性自空。焉得生灭。又无所念心者。以无所住也。而修念佛者。而生其心也。无所念心者。从无住本也。而修念佛者。立一切法也。无所念心者。念即是空也。而修念佛者。空即是念也。不异之有此明中道矣。双寂曰止也。双照曰观也。定慧不均。非正受也。岂得三昧之名欤。今则照而常寂。无所念心矣。寂而常照。而修念佛焉。如来证寂照三摩地。念佛三昧究竟之位也。故此三昧。能生首楞严王师子吼定明矣。如菩萨念佛三昧经破相偈曰
念佛真金色 安住无著心
观法何名佛 摄心恒相续
金色非如来 四阴亦如是
离色非如来 想识应当知
此是佛世尊 最胜寂静处
善能灭一切 外道诸邪见
如龙王降雨 泽及于一切
此经明六度万行。未有一法不是念佛三昧者也。
问曰。理门已竟。愿示事门。令其学者得真无念。协般若波罗蜜。开无相大乘甚深禅定。不亦博哉。
对曰。夫理之与事。相去若何。前明即事之理。今明即理之事。大品经云。佛为钝根人。说诸法空寂。以其动生执见也。为利根人。说诸佛相好。如其莲不染尘也。则须菩提。小乘解空第一。无名无相。及夫得记。当来成佛。号曰名相如来。苟非大乘。常恐声香味触得其便耳。逃遁未暇。安敢盘游名相之园苑欤。既达名相。故获佛记也。言事门者。夫佛生于心。般舟无念而已。至境出于我。法华不速而自来。无所念心者。绝诸乱想也。而修念佛者。善想一佛也。则文殊所说摩诃般若经云。若人学射。久习则巧。后虽无心。箭发皆中。若人欲入一行三昧。随佛方所。专称名字。念念相续。即于念中。见三世佛。如彼习射。既孰之后。无心皆中。非无念也何耶。是以方等曰。矻矻念勿休息。佛当现也。璎珞经云。道名一心。多想非道。坐禅三昧经云。菩萨坐禅。不念一切。唯念一佛。如清冷海中金须弥山王。乃至功德法身亦如是念。
问曰。若言无念是三昧者。直超无念。更何迂回。而用于念哉。
对曰。楞伽经云。用楔出楔。俗谚云。使贼捉贼。今则以念止念。有何不可。况念之熟也。不谋而自成。不用力矣。如剑容舞剑。忽挥之青云。以鞘背承。未尝或失。庖丁解牛。投刃皆虚。音合桑林之舞。此念之熟也。不亦明焉。故起信论云。若知虽说无有能说可说。虽念亦无能念可念。名为随顺。若离于念。名为得入。得入者真如三昧也。况乎无念之位。在于妙觉。盖以了心初生之相也。而言知初相者。所谓无念。非菩萨十地所知。而今之人。尚未阶十信。即不依马鸣大士。从说入于无说。从念入于无念。实恐慕崇台。而轻累土。倒裳索领。其可得哉。大佛顶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云。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念。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提。斯为第一
了心境界妄想不生门第十六
问曰。不了心及缘。即起二妄想。今存所念之佛。能念之心。岂非二妄想耶。
对曰。楞伽经云。了心及境界。妄想即不生。不生心者。即种种远离能相所相。吾今念千轮万字绀目白毫种种之相。皆吾自心。无佛可得。缘既不有。心岂有哉。则能相之念。所相之佛。自远离矣。安得住于二妄想耶。前圣所知。转相传授。妄想无性。于兹悟矣。又如观佛实相观身亦然。遇境皆真。无心不佛中道之理。遍于一切。岂存于所缘之佛欤。又解云。如鼻有墨点。对之明镜。人恶其墨。但揩于镜。其可得耶。好恶是非。对之前境。不了自心。但尤于境。其可得耶。未若洗分别之鼻墨。则一镜圆净矣。万境咸真矣。执石成宝矣。众生即佛矣。故续高僧传云。齐朝有向居士。致书通好于惠可禅师曰。影由形起。响逐声来。弄影劳形。不知形是影本。扬声止响。不识声是响根。除烦恼而求涅槃者。喻避形而觅影。离众生而求佛性者。喻默声而寻响。故知。迷悟一涂。愚智非别。无名作名。因其名是非生矣。无理作理。因其理诤论起矣。幻化非真。谁是谁非。虚妄无实。何空何有。将知得。无所得失无所失矣。未及造谈。聊申此意。想为答之慧可禅师。命笔迷意。答居士曰。说此真法。皆如实。契真幽理。竟不殊本迷。摩尼谓瓦砾。豁然自觉是真殊。无明智慧等无异。当知。万法即皆如。破此二见之徒辈。申辞措意。作斯书。观身与佛无差别。何须更觅彼无余。此二上士。依达磨大师称法之行。理观用心。皆是念中道第一义谛法身佛也。必不离念存于无念。离生立于无生。若谓离之而别立者。斯不了烦恼即涅槃。众生即诸佛。安得悟彼瓦砾如真珠哉。既离之不可。即念佛而真无念也。即往生而真无生也。夫如是则其义焕然。若秋天澄霁明月出云矣。岂同愚人观指而不观月哉
诸佛解脱心行中求门第十七
问曰。念佛名真无念。往生名真无生。信矣维摩经云。诸佛解脱。当于何求。当于一切众生心行中求。既曰一切心行中求。何不求于自心。而乃求于外佛耶。
对曰。子谓念佛三昧无上妙禅。非心行中求者。不然也。为子明之。夫心之为行者。行于三境也。一行善境。即念佛三昧。善中之善。天中之天。二行不善境。谓贪嗔痴等诸恶境界。三行无记境。谓其心不住善恶。不缘若论。夫理性理。遍前三。语其顺理。唯留善境。经云。所谓取我是垢。不取我是净者。谓不了法性体无悭贪。违于法性。而不行施。纵施住施。不能舍施。非垢如何。若能了知随顺法性行檀波罗蜜。无悭施相。善顺于理。非净如何。不善无记。乖于法性。不可与善联镀也。故胜天王问佛。六何菩萨。通达禅波罗蜜。佛告大王。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行禅波罗蜜。当观此心行于何境。若善不善无记境界。若行善境则勤修习。譬如莲华不停水滴一。不善海不得暂住。据斯金口。岂有不善无记。而不摈之哉。是则顺理。善心行于善境炽然。念佛解脱在心行中。若谓念佛心行。而非解脱者。不善无记二种心行。岂得有哉。如斯解脱。迷之则滞于浩劫。悟之则证如反掌。习禅明镜。允兹在兹。如来世雄。考彼群定。以念佛三昧。为禅中王诸余三昧。有待有对者。皆匹夫之定耳。然宝王三昧。不住尊相。不住卑相。邪相正相。生死相涅槃相。烦恼相菩提相。静相乱相。成正觉相。度众生相。坐道场相。无所得相。如是等相皆悉不住。犹如梦觉廓无来去。故大品云。无去无来是佛。夫如是则尚遣乎中道。岂住于边徼哉。如诸海无行经偈云
譬如人 于梦中 得佛道 度众生
此无道 无众生 佛法性 亦复然
坐道场 无所得 若不得 则不有
明无明 同一相 知如是 为世尊
众生性 即菩提 菩提性 即众生
菩萨众 亦不二 知如是 为世尊
三业供养真实表敬门第十八
问曰。三昧观门已闻奇唱。三业供养佛在灭后。献福何多。
对曰。夫论供养法界海者。万行之中。能净三业。皆名供养也。况浪思真境。而非供养哉。理趣曰。观一切法。若常若无常。皆不可得。于诸如来。广设供养。不亦明焉。又如来在世。严荐表诚。皆言华云香海。遍微尘刹。犹恨其少。大士所以。入观用想。须弥为灯炷。大海为油盏。未展殷敬。故焚金色之僻。献净明之塔。金身火焰洞照十方。则喜见菩萨。其例矣。而今之人。但推于自心。或遥指华树。乖奉献之仪。何慢之深也。子问佛在灭后献福何多者。试为明之。且丁兰刻木于堂。温清如在。名光青史。人到于今称之。为真孝子也。若如来在世。金山晃耀。严相赫然。谁有睹之。不发道意。献华伸恳。不亦易哉。洎世雄晦迹月隐重山。不奉真仪。但传贝叶。对之形像。发无上意。能献一华。此志此心足可嘉尚。有如是者。不亦难哉。涅槃云。乃至献一华。则生不动国。是则一香一华一灯一乐。及以饮食。尽心乐得奉荐三世诸佛者。净土妙因。成圣元始。安得轻易其事。而不遵之哉。若离于此行。而听无稽之言。献心华点心灯。焚心香礼心佛。而欲求于正觉者。亦何异骋猿猴之巧。守梅林之望欤。及令彼衣心衣饭。心饭则困拒不已。至于六度万行。何乃排于空见之心哉。指心指空之言。其过若此。不可不慎也。真言门中瑜伽观行。亦约事门。表相不一向推心。常严荐香华。六时无废也
无相献华信毁交报门第十九
问曰。华者事也。理在何焉。信之与毁。交报在何。
对曰。华即理也。色即空也。信之报者。悲华经云。昔有王子。名无所畏。手持莲华。上宝藏佛。佛言。汝以莲华。印于虚空。今与汝号。名虚空印。当来成佛。世界名莲华。佛号莲华尊。汝是也。国土及佛。皆约昔日所献莲华。而为号者。欲令明识行因感果之义也。何乃沮檀度之献华。而欲别遵之无相哉。毁之报者。大方广总持经说。昔有一比丘名净命。住于正见。持华供养。又一比丘名法行。住于邪见。坐得四禅。常说空宗般若最胜。谤净命法师云。净命所受诸华。不持供养。而自受用。坐此一言。于六万世。常无舌根。乃至成佛。犹居五浊。彼何人耶。即释迦是也。佛言。少闻之人。于我法中。作二说者。命终之后。随于地狱。多百千劫。若以恶眼。视发菩提心人。得无眼报。以恶口。谤发菩提心人。得无舌报。若唯修一般若波罗蜜。得菩萨者。往昔迦尸迦王。行菩萨行。时舍所爱身头目髓脑。尔时此王岂无智慧哉。则知六波罗蜜。应具足。修执一非余。是为魔业。安得弃献华之檀波罗蜜。而以恶取空。僭易于般若真无相哉。无舌之报。自贻伊咎。如来所以。自引昔非。欲令众生不覆车于前辙耳。一华若此。一切土木形像。竹帛诸经。剃发僧尼。住持三宝。戒定慧学。无论福田及非福田。悉可敬之。一切皆入真实三业供法界海中。有何不可。而欲略之哉。法华偈云
若人于塔庙 宝像及画像
以华香幡盖 敬心而供养
乃至一小音 皆已成佛道
万善同归皆成三昧门第二十
问曰。夫施灯长明。生日月宫。华香幡盖。与灯未异。尽生天之福也。而云皆已成佛道者。何酬报之深哉。
对曰。如帝王行幸。万乘千官。步卒已来。皆带御字。犯之天仗。死在斯须。若銮辂还宫。步卒放散。归乎村墅。苟称于御字。亦死在斯须。且步卒是同。而生死有异。盖为缘起之殊。有兹宠辱也。向若华盖香灯。不遇法华经。王命之天仗实。亦报在天宫。今逢三昧宝王。犹当扈从。乃至献一华。皆已成佛道。斯则佛种。从缘起理教然耳。亦犹鸟向须弥。皆同一色。水朝巨海。无复异名。故大宝积经文殊普门会。会天龙八部。地狱畜生。色声香等。一切万法。皆三昧者。亦犹毛容巨海。芥纳须弥。岂毛芥之神乎。盖神者神之耳。则知。解犹于目。行类于足。解正即行正。解邪即行邪。魔佛浅深俱凭于解。故涅槃曰。于戒缓者。不名为缓。于乘缓者。乃名为缓。乘者即慧解之称也。一行既尔。万行皆然。法华三昧者。即念佛三昧也。是以如来名此胜定。为三昧宝王。为光明藏。为除罪珠。为邪见灯。迷衢者导。王子金印。贫夫宝藏。空三昧圣三昧。陀罗尼真思惟。最胜观如意珠。佛性法性僧性。无尽藏胜方便。大慧光明。消恶观法三昧等。故知。教理行果。八万四千波罗蜜门。皆是念佛三昧之异名也。夫如是则献一华。遍奉于三世尘刹。念一佛体。通于未来世雄。如大地。而为射的。岂有箭发而不中者哉。不然则违思益经。畏空舍空。行空索空之诮耳。客曰。医去留药。商行寄金。前贤所藏。非其人。不可。弟子昧道懵学。辄窥三昧之门。尚期无生。每希一实之唱。如上奥旨法之宝印。动寂双照。理事圆融。举心咸真。触类而长。称于南无。皆成于佛道。散华弹指。尽超于菩提。经王所在而自尊。目翳金錍而抉膜。二十门义。未尝闻诸欣澡雪轻众生之愆。得优游宝庄严之土。何斯幸也。愿不易此身。获醍醐之妙记。悟当来诸佛。即众生是。焉遂稽首多宝塔。对之莲华僧与吾。普观十方尊。圆念三世佛。长跪叉手。而说颂曰
一心忆念过去佛 亦忆未来诸世尊
现在一切人中雄 亦学于其所说法
无有一佛在过去 亦无现在及当来
唯此清净微妙禅 彼不可言证能说
念佛三昧宝王论卷下终
跋宝王论后
夫子曰。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汉书曰。坐则见尧于墙。食则见尧于羹。道之不可须臾离也。如此虽然。此特域中之道尔。首楞严经云。若诸众生。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予谓修念佛三昧。亦当如参前倚衡。与夫见尧之义。行住坐卧。皆应忆念。何患不见佛哉。此真出世成道之要津也。修是三昧者。当以安养为期。盖弥陀愿力。以接引群生为务。大光普照。摄取不舍。凡存念者。尽得往生。其利博哉。岂特见尧于墙于羹。但虚想乎。政和七年十一月三日。于符离境舟中。因观唐释飞锡念佛宝王论遂思。吾夫子。与汉史之言。与佛合若符契乃纪于此帙。冀时观之。以自策焉。凡见闻者其亦勉。诸黄伯思长。孺父谨书